服务乡村振兴 高校大有可为

时间:2024-05-06 来源:光明日报 责编:刘丹 编辑:龚若丹

分享到

近年来,全国众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多种助农方式,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乡村全面振兴。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大显身手,与其独特优势密不可分。

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,肩负着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。大规模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和优势所在,高校在畅通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的良性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在新时代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,而乡村振兴,关键在人。因此,高校既有责任也有能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培养所需的各类人才,一方面可以直接为乡村培养和输送大量的应届大学生和研究生,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乡村各类人员继续深造提供业务培训平台。

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了学科和专业优势。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,广大乡村为高校师生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舞台,各个学科和专业都有用武之地。比如,化学、生物学、医学、环境学等学科和专业可以在农药研制、水土改良、良种研制、疾病诊疗、环境治理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撑;建筑学、艺术设计、计算机与网络、人工智能等学科和专业可以在乡村建设、智慧农业、直播电商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;经济学、社会学、哲学、历史学等学科可以在乡村产业发展、社会治理、赓续农耕文明和乡村文化等方面提供学理支撑。

高校通过全方位参与和服务乡村全面振兴,在帮助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同时,也有助于高校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。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,既是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更好聚焦研究选题,激发研究灵感,检验理论成果的过程,也是高校和乡村实现人才共育与合作共进的过程,从而更好全方位培养人才,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。

当然,高校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也有着自身的短板与弱项。比如,存在高校服务供给和乡村现实需求不匹配、高校科技转化渠道不畅、单一高校的资源和实力有限、支持资金不足等问题。针对这些短板和弱项,有些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化解,比如,通过搭建信息共享平台,让高校更加清楚乡村发展需要什么,乡村也可以明白高校能为乡村发展做什么,还可以通过开展交流实现各地经验模式互享互鉴、难点痛点互帮互助及时化解。再比如,通过搭建校际共商平台,实现高校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合作,共同商讨解决乡村发展中难题。对于那些需要较长时间解决的难题,既需要高校持续探索,更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,合力解决。

推进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也要不断总结经验,扎实推进、久久为功,持续发挥重要作用。(作者系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、副研究员 张海鹏

责编:刘丹 编辑:龚若丹

来源:光明日报

湖南教育新闻
《湖南教育新闻》栏目简介

《湖南教育新闻》栏目简介

查看详情
国防教育频道
国防教育频道简介

国防教育频道简介

查看详情
湖南招考
直播预告!“湘就业”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!

直播预告!“湘就业”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!

查看详情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简介
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简介

查看详情
奋斗青春号
奋斗青春号

奋斗青春号

查看详情
友情链接